工程師簡述了鎳氫智能充電器的發展經歷
網上有些人常常會說:中國怎么就沒有做好的充電器廠家,一般做為工程師,往往會笑笑,但是很少說,因為事實是,世界上的充電器,大部分都是中國生產的。
在2000年以前,大部分的充電器都是國外設計,包括外形,電路,軟件,方案等等,可是從2000年以后,中國已經承擔了大部分的任務,轉門賣軟件的,轉門做方案的,等等。
而很多廠家,已經開始做很多的開發工作,生產能力強的廠家,可以把外形設計做好,自己的模具車間開模,然后自己設計方案,自己的軟件開發部門設計相應軟件,然后畫設計圖,打出樣品等等。如果做的專業或者規模小點,可能自己不做軟件,差些的自己不開模,如果注意的話,國內的國外品牌的產品,一般都是中國制造的,單單說智能型的充電器的話,這個產業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,因為配套齊全,人才多。
在中山,有很多充電器廠家,有名的數永寶和勁牛,永寶在國內只有賣些低端充電器,但是實際上,他們兩年前也自己開發了30分鐘這類的快充,勁牛更是跟松下貼牌加工。
專注于高檔的集中在東莞,廣州以及深圳,東莞有非常有名的飛宏,還有萬勝,深圳更加多,明華,比亞迪等等都很大,前一段我們些工程師聊天,大家一個直覺(沒有統計),智能充電的年產量,在中國的話,遠遠高于彩電,不論金額論利潤的話,利潤應該遠遠超過彩電,象我提到的幾個廠家,每月的產能可以到幾十萬個,加起來有幾百萬個的量,一年有幾千萬個,打個比方,意大利一個品牌,有次下給比亞迪的訂單(智能里面最低檔的那種類型),一個訂單就是3百萬個,業內有名的飛宏,做電源和智能充電器,好幾千人的工廠,檔次偏高,三洋的低端型號(比如54,55,57,57s,60)等都是它做的,現在賣得很火的多普達智能手機,配的都是飛宏生產的電源(充電器),飛宏的產品用料實足,都是名廠元件,要求嚴格,性能參數不高,好在穩定耐用,而且它多為日本做貼牌,所以產品比較受中國以及東南亞地區的歡迎。
其它一些大廠,論產量也是非常的大,比如明華,但是往往做歐美的訂單居多,實際上,大吹大擂的歐力,電池和充電器都是國產的,并且不是國產里面最好的,美國的勁量,金霸王充電器都是這些廠子里面的某些家做的,勁量的充電電池,大部分是三洋的。智能充電的中低檔類型,往往出口到中東的迪拜。
國內銷售的鎳氫充電器,智能的量非常小,比如超霸2小時以內的系列,品勝系列里最貴的一兩款,三洋的一些,松下一些,還有廣州量很大的洋垃圾中過時(主要是充不飽現在的高容量電池,其它到也沒有什么)充電器。而且這種銷量波動很大,并非一直穩定快速增加。
國外的訂單大而穩定,主要是我們和他們使用電池的用途不一樣,
就中東而言,燈,手電,便攜供電發電設備比較重要,阿拉伯只有少數挖油的富人才穩定的富裕生活,很多還是移動居住,野外對電池需求很大,比如國內少有零售的c型d型大充電電池中東量很大,因為我們不怎么使用了的放電池的收音機(大喇叭的),放電池的電視機等,他們的使用量還是很大。
而美國和歐洲的量非常大,相對人口來說,美國的量是非常大的,因為美國是個車輪上的,消耗地球資源最為兇殘的國家,出口到美國的智能充電器,每年當以千萬計算,以前出口美國的,往往是電源外置,12伏直流進來,可以在汽車和家里使用,但是隨車12伏用電設備的增加,很多汽車配了直流轉換到交流的逆變器(12伏直流轉為100-240的交流電)這樣,也無所謂直流交流兩用了,美國佬小孩玩具一大堆,大人也有很多玩具,很多為了通用,用5號電池,美國佬國民受教育水平也比較高,購買力又很強,所以通常選用鎳氫電池,
而且是大把的買,大家可以看看英文購物網站,很多一個充電器配8節電池,有些是一打電池。產品越是使用頻繁的,越是注意長期質量,和國內網站通常測試容量不同,發達國家對循環壽命,一些有毒物質含量情況比較在意。
歐洲和美國大體類似,但是沒有美國那么厲害,同時,歐洲存在很多國家的標準,安規參數,插頭電壓都不一樣,所以單個訂單往往小些,但是歐美的充電器共同點更多:
因為歐美人普遍高大,所以對充電器大小和重量不是很敏感,不像日本,折疊插頭特別多(但是日本折疊插頭雖然有占用插線板的缺點,可內部設計還是很考究的,不像國內賣的廉價充電器)
日本的產品,往往比較細膩,手感也比較好,歐美,尤其美國,傻大笨粗對他們來說無所謂,講究的是皮實,比如三洋內置充電最快的60型,在歐美的銷售遠遠好于日本和中國,因為此產品為了散熱,做得胖胖寬寬的,雖然好用,中國人日本人還是不太接受。我想所謂抵制日貨,就是因為日本設計產品實在對國人太有吸引力,歷史上日本深受中國影響,現在中國人喜歡日本人產品,也是必然的結果,實際上,國內廠家往往抄襲日本的產品,比如幾年前索尼帶翻蓋的那款,松下折疊插頭的(比如品勝的什么快易充的四節一系列),現在品威抄襲的三洋帶放電的57s這款,可是國內一般不會抄襲歐美的外形。
上面提到的幾個大廠,基本上沒有自己的品牌,很少賣到國內市場,象勁量,在中國市場推了幾款充電套裝,但是入門級的產品賣到智能級的價格,超霸品牌智能充電器也在大商場賣,相對國內非常龐大的低端充電器市場,比列非常的小,價格不盡合理。
在我的學生時代,用的是鎳鎘電池,東芝的,回想起來,應該是假冒的,還有一種日立,應該也是假冒的,充電器也是那種變壓器整流以后,直接充電,速度慢,根本沒有什么自動停止
現在,十好幾年過了,市場主要還是這樣的東西居多,前兩年帶自動斷電的多起來了,價格相對不算貴,但是這些自動斷電,以最高電壓和最高溫度之類斷電的居多,實際上,明白的人知道,如果最簡單的充電器可以通過自己掌握時間憑經驗把電池充好的話,這種所謂的自動斷電其實很害人,因為電池基本上沒有好好充飽過,電池越是沒有好好充飽,越是壽命短。
在中國做東西,往往是一種減的競爭,比如開關電源,牽涉到人身安全和效率問題(節約電費),市場上多少品牌叫得厲害,可是不到兩毛一個的保險管他都不會裝的,不到一毛的電感也是沒有的,慢慢演化成價格戰,有些品牌名字取得很好聽,還加入了什么電池協會之類的。電池也是只管容量,不管壽命,充電器也是知道會變燈,就是什么自動,精靈,快速,而且往往把充一節的時間表示充電速度,先不說簡單電路快速充電的不安全性,就是這么寫,也是違反商業法律和經商道德的。我看日本商業巨頭寫的回憶錄,盛田得意的描繪怎么把鋼絲帶磁記錄改進到塑料磁帶記錄,怎么把錄音機變小到隨身攜帶,怎么發明單槍三色顯像管,可是我們的長虹老總可能回憶自己怎么囤積彩管,怎么逼迫電容器廠降低價格(哪怕你減薄鋁殼)。
以我們國家貧乏的資源和人口的壓力,充電電池和充電器其實是非常值得推廣的,國內每年生產的電池在100億節以上,消費也在幾十億節以上,其中大部分是用一次性電池,其實大部分一次性電池都可以用充電電池取代。但是,到目前,市面上的產品往往不是能吃得一次性電池市場的產品。
回顧我自己用電池以及現在很多用電池的人,我覺得產品應該是這樣的:
1,充電電池電量衰減快,所以電池要自放電盡量小。
2,希望電池放上幾個月甚至幾年不用,要用的話,充放幾次就象新的一樣,因為玩一些東西,往往是有興趣的那段很熱心,熱過了,就不怎么用了,或者心血來潮又玩玩,或者買了新的需要電池的設備,這中間的可能會間隔幾個月乃至上年頭,如果電池不能用了,對充電電池的印象就差了,可能會這么想,當初我買電池加充電器用了180元(比如),現在電池不能用了,又要花幾十元買,代價可是不小,還是買一次性的算了,所以長期質量不好的電池,個別品牌可能一時賺錢,但是長遠來看,對整個產業是種傷害,畢竟我們沒有到發達國家那種天天用充電電池的水平。
3,我媽媽在家帶我的小外甥,我給她充電電池和充電器,我就說:充電紅燈不要取,變綠了取出來可以用,對于女性和我國的大部分消費者,你不能讓產品過于花哨,也不能過于復雜,我覺得如果把充電器比作數碼相機,那么廉價的好比買一個膠卷送的那種檔次,鏡頭是塑料的,拍不來什么好照片,有些充電可以調節電流加液晶顯示(比如香港大把的用于發燒玩具玩家的充電器)這類好比單反相機,雖然一般比較好,但是需要學習,價格也貴,發達區域這種也很少,畢竟通過單反相機,可以玩出好多花樣,而電池可玩性不高,怎么充,也不會充出藝術品,而我認為普通智能型的充電器,好比是傻瓜機,但是帶有正式的玻璃鏡頭,有非常實用的焦長變焦,完善的功能,而那些只是通過運放來自動斷電的充電器,好比是簡單的傻瓜機加了幾檔快門什么的,和一次性相機沒有本質的區別,我媽媽說:這個充電器加充電池多少器,我說:外面賣150左右吧,老媽說:那要用半年才劃得來,我說,其實也不是,你以前老是跟著小孩把電關掉,現在你就沒有那么心痛電池去關它了。
現在市場上得產品往往和大家真實得需求是背離的,國產品牌良莠不齊,讓人無從選擇,名牌假冒也很多,我花了不少精力叫人識別假冒貨,這個有時讓人好笑,品牌之爭在我國往往是真假之爭 ,一些踏實的產品往往被很多虛假宣傳的產品湮滅。一個好品牌往往被假冒玩得傷痕累累。
隨著單片機的低價,軟件的成熟,真正的智能充電器也越來越低了,淘寶上有些國產智能充電器價格在50左右的水平了,目前有些品牌混淆智能充電的概念,暫時取得不錯的銷量,但是,對于我開頭提到的幾個大的實力派廠家,如果國內市場達到一定的程度,以他們的技術實力和資金實力,漫長完善的產品線,一下子攻入國內民品市場,以前在市場上得意產品可能面臨淘汰,同時由于老品牌一直推出的是不能留下長久好口碑的產品,可能在新品牌的攻擊下,死得比較慘,我覺得相機就走過了這么個過程,大家那時有個相機就行,后來慢慢知道好壞了,不好得產品就基本死掉,現在出去旅游,不論數碼還是膠片相機,基本上沒有什么劣質相機了。
三洋做線性電源(就是不通過轉化頻率的變壓器變壓的)充電器,傻大笨粗,三洋做開關電源\充電器(都是智能的)可是它絕對不會做隱患多多的運放型充電器,市場經不起投機。